離乳仔豬
離乳仔豬受極大的緊迫,因不知道在哪裡可以吃、喝、睡覺或是排泄,特別是在新的環境裡。如果畜舍內充分清洗,那就更不易分辨。所以建立一個環境的信號就變得很重要。豬場的環境是最簡單達到:
- 建立睡眠區-遠離任何通風的氣流(小於 0.1公尺/秒)和供水。
- 建立排泄區-其是陰涼潮濕,盡可能通風(約 0.3公尺/秒)和較暗的光源
- 教導剛離乳仔豬何時可進食且進食時注意-離乳前母豬每小時餵奶一次-提醒它們何時進食,沒有餓過。
- 提供大量的水且可讓它們輕易取得-非較不易取得飲水的乳頭式飲水器。(雖然這是給30公斤以下的豬隻使用)
如果離乳後仔豬“尖叫和哀號”很長一段時間,須審視離乳計畫 – 因為這種情況不正常。
睡覺區
|

|

|

|

|
賊風低於每秒0.1公尺
|
保溫約 30?C (在 7 公斤時)
|
保持乾燥
|
燈照200燭光
|
排泄區
|

|

|

|

|
賊風低每秒0.3公尺
|
陰涼約24?C
|
潮濕
|
低於40 燭光
|
典型的錯誤

|

|
睡眠和供水在同一區
|
為何豬隻在這同一畜舍內,兩個相同的豬場裡睡覺位置不同?
|
濕熱!該地區是睡覺區或是排便區?這個豬場的保健團隊需要用“豬”的思維去考量。
離乳時施打的疫苗
接種適當的疫苗,多數豬場有迴腸炎(PED、PIA、增生性腸炎(Lawsonia intracellularis))。活毒疫苗可於離乳時甚至在離乳前施打。
豬場對其他豬隻疾病可考慮特別的疫苗去預防,像是大腸桿菌(F18)水腫病),假性狂犬病或霍亂沙門氏菌。在某些情況下,無抗生素的豬場不應影響豬隻福利,病原應優先被移除-這可能包括豬赤痢(Brachyspira hyodystenteriae)、典型豬瘟及非洲豬瘟。
分等級 – 不是所有的豬出生時都一樣
低於10%的離乳仔豬應從主要豬群中移走,給予特別照顧和時間讓他們去適應新環境。在無使用抗生素豬場裡,實際上是要從系統中移走並使用傳統方式做預防性治療程序。這也允許無使用抗生素豬場對這些豬隻進行人道的處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