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女豬與種公豬的引進
適當的新女豬引進計畫,可使引進豬隻與接收豬場之間造成的健康問題降至最低。引進計畫需與場內獸醫一起規劃,且需嚴格遵守。常見的錯誤為將引進動物關放在豬場的最邊緣,而忽視了應有的隔離區域。隔離區內應有良好的建構及維持良好的通風。下列舉例說明新女豬的引進計畫,各豬場可與其獸醫師共同討論及比較該場的引進計畫。
新女豬或種公豬的引進程序
隔離檢疫期間應嚴格實施統進/統出的管理,進出人員要穿著該區的工作服與膠鞋。
A.豬隻到達後 |
B.前面2週 a.新引進豬隻應與該場豬隻隔離2週。 b.隔離區與主要棟舍距離50公尺。若隔離區有2個以上,應各別相距50公尺。 c.讓豬隻適應新的環境,慢慢地讓豬隻接觸豬場的模擬環境。 d.特別注意: (a)冷卻系統與供水 (b)儘量先餵飼來源場的袋裝料,或與來源豬場相近的飼料;最好餵與泌乳期的飼料。 (c)若原豬場是使用賣桿墊料,在引進到條狀地面豬舍前應先利用麥桿或實心地板,以讓豬隻漸進式去適應。 e.豬隻引進後應與獸醫討論,可能會需抗生素或增加疫苗的處理。通常需有豬丹毒疫苗,其它可能包括黴漿菌疫苗與PRRS疫苗。 f.每批新女豬間應使用不同的針頭、注射器和藥品。許多疾病會藉由針頭而散播(如PRRSV)。 g.連續提供四週的粗料(>7mm)可有效控制豬隻胃潰瘍的發生。 |
C.引進後2~4週 a.隔離區移入淘汰成豬或肥育豬。 b.可先與成豬混養1~2週後,再移走成豬並移入肥育豬。離乳豬的糞便是很好的新女豬引進適應物,可將一些飼料放在糞便上並置於欄舍的角落。豬隻好奇的天性會吸引新女豬採食,進而適應該場內的病原。 c.將引進豬原本的環境改變成與豬場內相符的環境。 d.若引進豬隻對新環境的疾病出現反應時,可能需要投藥治療。 |
D.引進後4~8週 a.移出肥育豬,讓引進新女豬在感染新病原後能復原。 b.讓新女豬與公豬每天接觸20分鐘,開始刺激其發情。 |
E.引進到豬場的欄舍內 第一次配種前,給予新女豬2週大量的泌乳期飼料。 第一次配種能在230日齡時達130 kg,及背脂厚度為1.8公分。 |
F.新女豬移出後,徹底清洗與消毒隔離舍 |
備註:這8週期間的所有疾病徵狀,都必需完整紀錄。